学生营养餐更可口更安全、农民闲置房变“摇钱树”、患者省下重复检查费……在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过程中,重庆聚焦民生痛点,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
\n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整治举措,让清风正气吹拂基层,让惠民利民直达人心,让老百姓看到集中整治的成效正实实在在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n记者实地采访了三位普通群众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他们的故事,是重庆向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亮剑、护航民生福祉最生动的注脚。
\n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学生家长李鸥:
\n“‘校园餐’的变化,让娃儿既能吃饱还能吃好!”
\n渝北区纪检监察干部在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食堂操作间,对环境卫生、餐具清洗消毒、食材存储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查看。渝北区纪委监委供图
\n上学期临近期末时,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学生家长李鸥和其他几位家长戴着头套和口罩,在后勤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查看孩子们的午餐。只见食堂后厨蒸腾的热浪裹着番茄酱的酸甜气息扑面而来。不锈钢操作台上,厨师正奋力搅动着酱汁锅,肉酱在勺间拉出绵长金丝。
\n李鸥踮脚望向灶台,即便戴着口罩,她的鼻子也能闻到蒜蓉的香味。意大利面、菠萝咕咾肉、炸茄盒……一盘盘菜整齐地码放在台面上,色香味俱全,让人颇有食欲。
\n“我们学校有专门的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但像我这样即使不是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也能时不时到学校食堂后厨看一看,毕竟,自己孩子的伙食看了才放心。”李鸥对此次“突击检查”的结果十分满意。
\n这些变化悄然发生在集中整治以后。去年,渝北区在查处中央公园小学原校长陈红梅、原会计顾金伟套取学生餐费私设“小金库”案件后,以该案为切入点,深化促改促治,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不仅让孩子们吃饱,更让孩子们吃好、吃健康。
\n渝北区纪检监察干部在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查阅食堂膳食经费账目、学校日采购食材明细等台账。渝北区纪委监委供图
\n区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包校包片”督导工作机制,实行“一人一校”“一人一片”,对全区37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现场督导。区教委建立“财政统管+专户管理”双轨制资金监管体系,全区127所公办学校食堂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代管账户,食堂账目实现“云端监管、实时可查”;245所民办校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实现资金流向全程追溯。
\n为了从源头上杜绝“教师吃学生”等问题发生,区财政每年专项保障资金6000余万元,实现教师膳食经费与学校食堂经费独立核算。同时,试点探索实行区级财政预算保障农村学校食堂人工、水电气等运行经费,确保学生上交膳食经费全部用于食材购买,入口率提升至100%。
\n学生口中的餐费守住了,解决了吃饱的问题,但是要更进一步,吃得好还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n“我觉得学校食堂食谱比较单调,不够丰富!”“水果蔬菜种类也不多……”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教委、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到渝北中小学开展调研时,有家长和学生反映。
\n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区教委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并发布《渝北区学校食堂学生餐“三带”食谱》,依据国家最新的权威指南和标准,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每餐、每日的能量摄入和营养成分等进行了量化。
\n“大家看我手里这张食谱,它带重量、带营养成分、带色标。其中,每种食材都精确到克……”重庆市两江人民小学副校长刘欣举着手里的食谱给参观食堂后厨的家长们做详细介绍。
\n“营养搭配很科学,比在家里都吃得还健康,我们家长放心多了。”学生家长戴竞感慨。
\n如今,在渝北的每一所学校里,都能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在食堂里开心地吃着美食,享受着美好的校园时光,这份温暖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美好记忆,激励着孩子们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
\n綦江区横山镇天台村村民张成龙:
\n“分红明明白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n时至盛夏,綦江区横山镇天台村草木葱茏,清风送爽。村民张成龙站在自家焕然一新的民宿前,脸上满是笑意。只见土瓦灰墙的小楼爬满了紫藤,门两旁木栅栏围着的小花园,绣球开得正艳。推门而入,原木色的桌椅和复古风的挂灯,8间带着独立卫浴的客房,空调、无线网一应俱全……张成龙指着民宿感慨道:“你看这架势,谁能想到半年前还是栋漏雨的老房子?”
\n今年46岁的张成龙是土生土长的天台村5社村民。祖辈传下来的老屋墙皮早就斑驳,瓦片也多处松动。自己外出务工一年也攒不下多少钱,想修房力不从心,可空着又心疼。
\n去年秋天,村集体带着民宿公司上门洽谈,希望他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把老屋流转给公司统一管理经营。
\n“起初我也不放心,房子破成这样租来干嘛?流转出去是不是就成别人的了?租金能按时给吗?”张成龙笑着回忆,后来听了村干部的解释,知道这是在政府倡导下开展的村集体盘活闲置资产项目。
\n“现在房子每年稳定有6000多元租金,我这个炒菜的手艺还被民宿老板瞧上,就在这里当厨师,避暑旺季每月工资加提成还能拿6000多元。”张成龙指了指停车场里的车子,“你看这客流量,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我争取提高厨艺整点特色菜,让民宿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n张成龙的“幸福账单”里,藏着綦江区农村集体“三资”整治的密码。
\n綦江区纪检监察干部向村民了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情况。 綦江区纪委监委供图
\n此前,綦江区纪委监委在集中整治中发现,打通镇吹角村王某某在担任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公司出纳期间,通过虚开农资发票、自行审批报销等方式,套取村集体资金,用于个人日常花销。最终,王某某被依法留置。
\n鉴于此,綦江区纪委监委重点强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监督,依托班子成员包片、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等工作机制,对侵占挪用等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目前全区已处置问题线索143件,立案70人,留置3人,处分41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66人。
\n“底数不清,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就容易出现问题。”綦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有效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綦江区开展了100%股权清理和100%合同清理的“双百”行动。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区财政局等部门,对全区21个街镇的1194份村集体经济合同、419个农村集体公司股权构成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推动整改涉及程序不规范、权责不明晰、超长期合同等问题599个。
\n在横山镇天台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周忠启带领记者来到村务公示栏前,里面整齐张贴着村集体“三资”公示资料。登录渝农智管系统,最新的民宿流转合同上法律顾问的审批意见格外醒目。
\n随着“三资”管理的日益规范透明,沉睡的资源被有效盘活,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壮大,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n“以前总觉得集体的钱跟咱没关系,现在才明白,守好集体的‘钱袋子’,就是守好咱自己的好日子。”刚领到集体分红的横山大米,回龙村村民袁宗电感慨道,“谁能想到撂荒的0.63亩田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每年还能分到大米吃。”
\n说话间,旁边的村民围着公示栏看今年的收益明细,谁家分了多少米,一笔一笔都写得明明白白。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这日子越过越好啰!
\n巴南区60岁居民王登芬:
\n“不用重复检查,替我节约了2000多块!”
\n7月14日一早,60多岁的王登芬因为腰疼得不行,来到巴南区人民医院就诊。她本以为还要做一番检查,没想到泌尿外科门诊医生李可直接为其办理了入院手续。
\n“真的不用再做什么检查吗?”王登芬有些不敢相信地问李医生。
\n“我在医检互认系统调阅了你在其他医院做的检查,没必要再花钱做重复检查,抓紧住院,手术动完就不会这么疼了。”李可说完,就通知其家属尽快办理住院手续。
\n原来几天前王登芬已经在其他医院做过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是“右侧尿路扩张较前加重”。针对王登芬的病情,巴南区人民医院将其收入院后,立即安排相关医生为她做了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手术。做完手术后,王登芬的疼痛感明显降低,很快便出院了。
\n“这个医检互认真不错,至少为我节约了2000块钱检查费。”出院时,看见缴费清单“检查费”一栏赫然写着“0.00元(检查已互认)”,王登芬高兴地说。
\n“如果没有医检互认,在不重新做检查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敢给她动这个手术。”主刀医生姚峰说,鉴于王登芬的病情,动手术需要在电脑里做三维重建,没有原始影像资料就无法开展,医检互认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直接调取她之前在其他医院检查的动态影像开展三维重建并手术。”
\n从“重复检查”到“医检互认”,变化背后是巴南区纪委监委紧盯群众“救命钱”,对医疗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的严肃查处和对重复检查、不合理检查、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的重点整治。
\n巴南区纪委监委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图为就医群众拿到“医检互认”而减少的医疗账单。巴南区纪委监委供图
\n“组长,你看看这份病历,患者没有复查胸部CT的指征,但却给他做了胸部CT,可能有问题。”今年3月,巴南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卫生健康委成立联合检查组,到某医院检查病历时发现疑似存在不合理检查等问题。
\n巴南区纪委监委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挖行业顽疾。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巴南区人民医院检查“医检互认”推进情况。巴南区纪委监委供图
\n“马上请专家组进行评定。”针对该情况,联合检查组提请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定。经专家组评定,某医院一名医生在患者没有出现相关病情的情况下,为其进行了相关项目检查,存在过度检查问题。对此,区纪委监委督促院党委和院纪委对当事医生、科室管理人员作出相应处理,并督促医院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n以点带面,加强排查。区纪委监委还联合主管部门深入开展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四不合理”、收受红包“回扣”、重复医学检查检验等专项整治,深挖行业顽疾,立案20人、处分10人,并大力推进“医检互认”,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价格管理。
\n在区纪委监委督促下,区卫生健康委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对全区医疗机构开展全方位“体检”,重拳纠治不合理检查、重复收费等问题,推动全区26家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医检互认云平台和实现医学影像检查结果跨医院、跨层级、即时调阅互认共享,为患者节约检查检验费用约145万元,惠及5500余人次。
\n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周尤
\n原标题:红岩周刊|惩治“蝇贪蚁腐”成效如何?听听老百姓怎么说
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鼎配配资,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