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1年,大唐王朝的后宫之中掀起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宫廷风波。这一年,唐高宗李治做出了一件有违伦常的决定——将先帝李世民的嫔妃重新纳入自己的后宫。这位女子在李世民驾崩后本已削发为尼,却在守孝期满两年后被新君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这位传奇女子,便是日后威震天下的女皇武则天。
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家喻户晓的武则天,其真实面目却始终笼罩着重重迷雾。这位从才人到帝王的传奇女性,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她早年的际遇如何塑造了她独特的性格?而年轻的唐高宗又为何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要将这位先帝的嫔妃迎入宫中?
时光回溯到公元624年,武则天降生于长安城一个富商家庭。其父武士彟虽凭借木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在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里,商人始终处于社会底层。隋末动荡之际,精明的武士彟看准时机,倾尽家财资助李渊起兵。唐朝建立后,这位商贾出身的功臣得以跻身新朝权贵之列。
展开剩余78%武士彟的过人之处在于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储位的腥风血雨中,他始终保持中立。这种明哲保身的智慧,在玄武门之变后得到了回报——即便作为前朝旧臣,他依然受到新君李世民的礼遇。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原配相里氏病逝后,经李渊亲自做媒,武士彟迎娶了弘农杨氏之女,这位续弦夫人为武家诞下三位千金,次女便是日后权倾天下的武则天。
幼年的武则天享受着优渥的生活。若非命运弄人,待其及笄之年,武家定会为她择一门当户对的姻缘。然而公元635年,父亲武士彟的猝然离世彻底改变了这位少女的人生轨迹。由于武士彟与续弦夫人未有子嗣,原配所生的两个儿子联合族中子弟,将继母杨氏与三个妹妹逐出家门。年仅十二岁的武则天,就这样在寒冬腊月里,亲眼目睹了至亲为争夺家产展露的丑恶嘴脸。
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在少女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日后当她执掌大权时,那些曾经欺凌过母女的武家男丁,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残酷报复。史载其同父异母的兄长或被流放致死,或遭构陷诛杀。这般狠辣手段,若联系其少年遭遇,或许就不难理解了。
随母亲返回洛阳娘家后,转眼到了议亲的年纪。在母亲杨氏的精心安排下,长姐武顺顺利嫁入关陇贵族贺兰氏。就在为次女择婿之际,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巡幸洛阳,听闻武氏次女姿容绝世。
与民间传说不同,此时的李世民正深陷丧妻之痛。长孙皇后离世未满周年,这位帝王根本无心女色。他之所以召武则天入宫,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既能拉拢弘农杨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又可安抚开国功臣之后。于是年仅十四岁的武则天,以才人身份踏入深宫禁苑。
关于武则天与太宗的实际关系,史家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才人实为女官而非嫔妃,两人可能从未有过夫妻之实。深宫岁月里,这位少女唯一的记载,是她晚年回忆的驯马轶事:面对烈马,她提出先用鞭笞,次以铁挝,终以匕首的狠辣手段,这番言论竟获得太宗赞赏。这段独白或许正是她在宫廷斗争中逐渐养成的生存哲学的真实写照。
公元649年,太宗病逝于翠微宫。按照礼制,无子嗣的嫔妃需出家为尼。二十六岁的武则天被迫在感业寺落发,眼看余生将青灯古佛。但命运给了她转机——新君李治在祭奠先帝时重遇故人。关于这段禁忌之恋的开端,正史讳莫如深。可以确定的是,当王皇后为打击受宠的萧淑妃而提议接武则天回宫时,她已怀有龙种。公元651年,这位历经磨难的女子终于重返宫廷,开启了她改写历史的传奇征程。
纵观武则天的早年经历,父亲早逝导致的家族变故,无疑是她性格形成的关键。这段缺失父爱的创伤,不仅影响了她的一生,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大唐王朝的命运轨迹。
(全文共计1024字)
发布于:天津市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鼎配配资,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