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失联,请大家加我个人好友,围观朋友圈深度交流
大家好,我是毯叔 。
高考录取结束了,说一个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消息吧:
今年高考,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在各省继续遭遇滑铁卢,投档分数线直线下滑,曾经的辉煌荡然无存。
给大家看几张图:
两财一贸在湖南的本科普通批投档线,曾经比肩华五,现在已经不如中南湖大。
在广西,中财位次已经降到全区5700,上财降到6400,对外经贸更是快找不到的7400位。
图源:官网信息
即使经商大省浙江,上财的分数线现在也基本等同于山大,中财等同于南航,对外经贸等同于哈工程,差点在榜单上找不到了。
图源:官网信息
哎,这个消息说是意料之中,确实也是。
因为从两年前的高考,两财一贸的录取位次就已经开始下跌,大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更多的还是意料之外,因为我确实没想到,今年会降的如此彻底,如此决绝,如此不给人留余地。
想当年我自己,是亲身见证过两财一贸吊打一众Top 985的时代的。
从我高考的03年,一直到15、16年,中央财经,对外经贸的分数线都是仅次于清北华五人北航的存在,上财理科最高分仅次于南大,排名全国第10,甚至高于北航、南开等985名校。
图源:网络
两财一贸的金融和会计专业,更是热门中的热门,王者中的王者,想顺利录进去,分数要比人大的某些专业还高,搞得我们学金融的同学也经常吐槽,两财一贸的录取线溢价过高。
可如今呢,10年过去,两财一贸的分数线,竟然一泻千里,和最差的985一样了,有的省连最差的985都不如,被一大堆还行的211反超,甚至和双非大学差不多……
搞得很多前些年高分上位两财一贸的学生,尤其是在读本硕的学生,都忿忿不平,纷纷吐槽,自己凭实力上的名校,咋突然就成了末流……
别说他们了,作为一个金融院校的毕业生,和工作多年的金融从业者,说实话,我也蛮唏嘘和心酸的……
哎,成也金融,败也金融……
说完现象,咱也得分析下原因。
为什么今年两财一贸会遭遇如此滑铁卢?
说白了,大家都在用脚投票。
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学生和父母,对读大学的目标都非常单一且明确:
好就业!
啥学校和专业好就业,咱就学啥,啥学校和专业难就业,咱就抛弃它!
所以今年高考,出现很多奇葩现象,很多看上去只是二本的学校,因为毕业后包分配,分数线也水涨船高,甚至达到了顶尖985的分数线。
比如上海海关学院,今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投档最低分657,录取位次超去年上海交大。
上海海关学院在海关内部叫做“关校”,一直很火,但今年火的更加离谱,在这里毕业的学生基本都可以回原籍的海关顺利当上公务员。
再来看浙江的定向师范专业,只是地方二本院校,但分数也卷到天上去了,碾压985,全都要650+。
杭州师范,马云的母校,他当年读的时候连地方二本都算不上,今年定向划线660,据说很可能超过全国第五的浙大…
图源:网络
这么高的分数,考生们也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一个回家乡当教师的铁饭碗工作。
别的省也一样,河南的师范生,最高分接近650,比如下图中安阳师范物理组
628分的考生,全省差不多2万名,比去年整整提高了4.3万名的位次,这个位次去年都可以去郑州大学人工智能专业……
图源:网络
还有公安和警校这种包分配的著名专业,去年就火起来了,今年更是尤其火爆。
在江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物理类提前批录取要663分,这个分数可以上一个顶级985了。
而浙江警察学院,一年时间分数线从599直接跳到了644,四川警察学院,4年时间,录取位次往上蹿了整整55000名。
北京警察学院在北京的录取最高分也有646分,要知道北京警院2013年平均分才487,这属于涨分最多的学校之一了。
警校毕业之后确实可以拿到编制,但90%的警校毕业生都要去老家的派出所外勤岗位,需要值夜班不说,逢年过节还不放假,工资也不算高。
但警校毕业即就业,还是体制内,现在各行各业全面熄火,想要高薪几乎没有可能,那么稳定就是最好的工作。
就冲这份未来妥妥的确定性,大家也都一窝蜂冲了!
而反过来,金融院校和金融专业,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未来那一份确定性。
图源:网络
过去这些年,两财一贸录取分数线高,是因为毕业就业真的好。
在一线城市金融中心,金融就业面广,招人又多、再叠加上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很多人快速实现了收入的快速翻倍,如果能早点买上一套房,用不了几年光阴,资产直接上千万。
可现在,很多人想照葫芦画瓢,却发现葫芦都快蔫了。
这三年来,金融行业确实已经走向实质性崩塌,IPO发不出去,一级市场失去退出机制,二级市场天天跌,银行息差压至极值,保险负债倒挂……
愈演愈烈的金融降薪潮,从星星点点席卷到了整个行业,资源收缩,人员精简,收入下降,金融行业进入了不知何时见底的下行周期,未来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根本没人敢预测……
图源:网络
别说增量市场了,现在就连金融圈的存量市场,都已经卷到不能再卷,也担忧的不能再担忧。
前些年金融圈学霸过度集中,金融行业清北率已达到了历史顶点,导致金融行业的就业门槛被无限拉高,行业内部也无限内卷。
给大家看一张今年热传的某行北京分行的校招名单,第二轮面试号称 「神仙打架」,除了30多个清北之外,还有剑桥、耶鲁、伦敦政经的学霸…
而他们应聘的这家银行,待遇在系统内出了名的低,分行柜员一个月也就几千块,可你知道么,耶鲁一年学费就要7、8万美金……
这种狼多肉少,积累竞争的惨剧,这几年发生的还少么?
再说一句,就算这个就业门槛跨过去了,进入金融圈,你做的也可能是你根本想不到瞧不上的屌丝工作。
没办法,这个行业如今的现实就是,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你不想卷,背后还有无数人排着队等着卷。
你到底有啥特别之处,能卷过别人,在这里立得住?
就像志愿名师张雪峰劝大家别学金融时说的一样:
“如果家里条件一般,学习成绩一般,除非你孩子将来豁得出去,否则千万别报金融学,不然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图源:网络
说白了,这几年,金融就业持续崩塌、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红利不复存在,三重debuff叠加,在众多阻力面前,家长和考生只能也必须选阻力最小的。
毕竟,人都是活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的,悲观的行业预期和收入流预期之下,最终用脚投票的结果,就是财经类院校投档线的直线下降。
这段时间,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抄底金融,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自身从业者,作为一个一张口就能影响不少人的金融博主,我真的不敢随便下判断。
因为我明明白白地看到,有很多事,是我们在考上大学的当下,压根想不到的。
一方面,你想啊,未来的热门行业,竞争一定十分激烈,能进去的门槛也就水涨船高。
那么大概率,你需要搞个研究甚至博士文凭作为敲门砖,如此一读,7年甚至9年时间就过去了。
图源:《正当防卫》
可另一方面,我们都能看到,中国这些年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大部分产业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大家还在不断持续迭代。
比如互联网行业,10年前还在抢移动互联网的船票,现在再看,整个行业已经格局变动,开始降本增效了。
这两点就导致,一个优秀的学生苦读7年或者9年,好不容易通过重重筛选挤进了自己心仪的风口行业,很可能还没干几年,就迎来了行业见顶,拐点到来,阵痛开始。
比如我观察过,作为高考胜出者的清北学生报专业,好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名校的竞争优势,让他们始终都在追求当下的最优解。
之前是土木、建筑,后来是互联网、金融,现在是新能源、硬科技。
但最终的命运是什么?只能成为行业冥灯,不断见证行业的拐点和倾覆……
这个时代,过分追求确定的线性,必然会迎来非线性的暴击。
所以,我也没法帮你下判断,金融行业未来会不会好起来,金融院校和专业还要不要读,但我有一点很确定,也一定要和你说:
千万不要报着抄底的心态,去博未来的概率!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选择和机遇,不能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这种事我一定反对。
越在这种时候,越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预期。
目前整个社会,对于金融行业,院校和专业的溢价正在逐渐消失,
竞争日益减少,行业逐渐祛魅,对于真正热爱这个行业,想在这个行业深耕,能从更长的周期去看待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但在当下,唯一需要保持的就是耐心,和对目标持之以恒的连续发力。
毕竟,人生从来不是一个你在今天就可以给出答案的东西……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快节奏的当下,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对应的挑战,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汲取新的信息,跟着变化前行。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更多金融真相和信息差,欢迎加入我的
一顿晚饭钱,365天围观毯叔的搞钱实操,分享关于金融、财富、副业、IP打造,AI赚钱的信息差和思路,还有2000+群友的资源人脉链接
陪伴群早鸟优惠价199元,限时发放100元优惠券,仅需99元,只到本月月底
随人数增长持续涨价,每满50人涨10元,早加入早受益!
点击关注毯叔私密小号
回复“资料”领【2025最新搞钱资料包】
觉得内容不错,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吧~
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鼎配配资,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