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世界报》6月28日报道,法国南部的艾克斯-马赛大学近日接收了8位来自美国的学者。这8人并非普通国际交流学者,而是受困于特朗普政府科研政策限制、选择“出逃”的“科学难民”。这批人是该校“科研避风港”项目的首批入驻者,未来几个月,还将有约20位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陆续迁至法国。
这项“科研避风港”计划是艾克斯-马赛大学于2024年3月正式启动的专项学术资助项目,总预算高达1500万欧元,为期三年,专为那些在本国科研环境遭遇困境的学者提供稳定研究平台。每位入选者可获得长期资助及研究空间,目前已吸引近300位申请人,他们大多来自美国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斯坦福大学、NAS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美学者称研究所不少人赴加拿大中国 法国高校迎来首批离美“科学难民”
据法国24小时新闻台报道,这批美国学者的研究领域覆盖医学健康、气候变化、天文物理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等多个方向。法国方面希望借此机会,吸纳全球优秀科研人才,充实本国及欧盟科研体系,同时彰显其在“全球科研竞争”中扮演的吸引力角色。
从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科研体系便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和政策不确定性。联邦预算削减波及高校和科研机构,多项基础研究项目被迫叫停,不少高校实验室面临关闭风险。同时,特朗普政府对科研议题的政治干预也愈发严重。一些学者坦言,他们担心研究方向若与政府意识形态不符,轻则失去经费,重则遭到限制,甚至可能面临签证被撤、遭移民局约谈等风险。
一位受访但要求匿名的女性学者向法新社表示,她的研究涉及性别议题和气候变化,这些内容在新政府眼中被视为“敏感方向”。她无奈表示:“这不仅仅是科研环境的退化,更是对我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我不希望他们在一个充满敌意、排斥自由讨论的社会中长大。”
还有人直言,继续在美国担任教师问题不大,但如果想做前沿科研,那接下来的几年将是“黑暗时期”。艾克斯-马赛大学的项目,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继续专注学术工作的“避风之地”。
这并非法国一校的孤立行动。实际上,法国政府和欧盟已经将“吸引科学人才”列入国家战略高度。今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宣布,将在“法国2030”投资计划框架内拨款1亿欧元,专门用于吸纳外籍科研人员,特别是那些因美国科研政策变化而陷入困境的优秀人才。
欧盟层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将在2025至2027年间设立总额达5亿欧元的新基金,以确保欧洲成为全球科研人才向往的中心。
法国《20分钟报》进一步揭示了美国国内科研界目前的真实状况。曾在威斯康星州某研究所从事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玛丽表示,她所在的实验室人员已经“大量流失”。“不少人已搬到加拿大和中国,留下来的也在找出路。”她说。
历史学教授布莱恩则直截了当地指出,这波学者“出逃潮”是美国科研全球主导地位开始走下坡路的信号。“你能想象吗?美国,那个曾经吸纳全世界最聪明头脑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人才外流的源头。”布莱恩这样评价这一现象。
学者们的出走,正揭示出美国科研体系的脆弱性正在加剧。当学术自由空间不断收缩、资金保障缺乏确定性、政治干预日益严重,原本依靠开放与竞争积累起全球科研话语权的美国,也正面临一场由内而外的“失血”。
法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正抓住这一“窗口期”,主动在全球科研舞台上抢人、抢资源。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科研生态的更新换代,更是战略上的再定位——用更加宽松、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接纳那些在本国无处安放理想的顶尖头脑。
未来几年,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竞争、技术博弈持续升温,科研领域也势必成为大国间角力的新高地。而人才流动的方向,正在默默书写下新的世界科研版图。美国的“科研吸引力”,还能持续多久?也许,从这些离开的学者身上,答案已初见端倪。
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鼎配配资,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